3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近在梳理了一套运营框架体系,期间经历多轮内部讨论沟通,发现大家在一些运营术语的认知上仍存在不少偏差,这也在无形中徒增了不少沟通成本,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针对常用的互联网运营术语做了简要解释。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将这些术语分为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平台运营、智能运营和通用运营等五大类。
1.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根据既定运营目标(拉新/促活/变现/品宣等),通过营销活动的策划、上线、运营和复盘优化等,在指定时间段内完成运营目标的手段。
活动规则:为营销活动编写、维护和更新相应的规则,包括不限于参与规则、玩法规则、权益规则、法律说明等。
用户圈定:针对活动玩法圈定目标客群,具体维度包括不限于人口属性、空间/时间属性、社交属性、金融属性等。
活动配置:参照系统/平台要求完成活动的上线配置,包括不限于用户圈定配置、达标条件配置、权益配置等。
渠道投放:针对圈定的目标用户选择活动的投放渠道,包括不限于App通知、短信、公号推送、资源位、DSP、SEO等。
效果追踪:在活动上线面客之后,对活动效果进行实时追踪,包括不限于转化漏斗、页面跳出率、渠道表现等。
活动复盘:针对活动的全流程进行复盘分析,包括不限于目标达成率、转化漏斗、渠道评价、用户画像、客诉总结等。
2.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围绕用户的全生命周期制定针对性的运营策略,通过若干方法或工具持续提升用户活跃度,并促使其逐步完成向高价值用户的进阶转化。
用户洞察:对用户的画像、生命周期和需求等进行持续且深入地理解,为用户运营和产品迭代提供依据。
用户增长策略:针对用户特征,结合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获客、激活、留存、变现和推荐等方面的运营策略。
用户生命周期:用户从首次访问产品到流失的全部过程,通常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等5个阶段。
成长体系:围绕用户关键行为设计成长体系(会员体系、任务体系、积分体系等),促进用户持续成长,实现深度留存。
裂变体系:针对产品特点,从社交、效率、信任、权益等角度设计用户裂变体系,驱动用户完成裂变动作。
私域运营:针对微信、微博、公众号、App社群、小程序等私域渠道用户,开展拉新、活跃、变现和推荐等方面的运营。
用户体验:对产品或活动的全流程体验进行统一把控,确保对客体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同时制定适用于企业现状的用户体验指标体系(如NPS)。
3.平台运营
平台运营:根据平台定位制定并落地相应的活动运营、用户运营、金融变现等策略,通过不断改善/丰富平台功能获得更多用户,持续提升平台价值。
商户运营:面向平台商户进行运营,帮助平台获得优质的品牌/单品/库存/服务/内容等资源,对资源供给数量/质量/GMV负责。
新媒体运营:通过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上进行用户/内容/活动等方面的运营,为平台积累粉丝,持续提升平台知名度。
渠道运营:以内外部渠道为运营载体,帮助平台产品提升质量并获得持续增长,完成App下载量、注册量等运营指标。
4.智能运营
智能运营:以用户为中心,借助自动化工具和AI技术,以“千人千面”的形式为用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服务或产品,实现用户的自转化和自成长。
智能运营模型:基于自动化工具和AI技术搭建智能运营模型,实现用户、渠道、产品和营销时点的精准自动连接,最大限度促进转化。
用户进阶模型:结合用户和产品的具体特征,建立适用于大多数用户的自动进阶模型,实现用户的自转化和自成长。
智能触达体系:结合用户和产品的具体特征,以“千人千面”的形式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智能触达,从而实现精准转化并达成运营目标。
智能活动库/任务库/权益库:针对智能运营模型,设计智能运营所需的营销活动库,并根据运营效果对活动玩法、任务设置和权益构成进行持续迭代,实现最佳活动转化效果。
5.通用运营
内容运营:通过生产和重组内容的方式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提升用户活跃度、产品转化率、以及品牌认知度。
流量运营:通过接入和整合内外部流量(包括公域和私域),结合用户和产品特征,把正确的流量导给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转化。
数据运营:基于对用户、渠道、活动、产品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挖掘,为运营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核心依据,
产品运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对相关产品提出优化建议,并配合产品经理产出优化方案并推动落地。
权益运营:从用户需求、活动效果、ROI等维度出发,持续优化权益体系构成,提升权益综合供给能力。
运营安全:从活动、用户、数据、平台等各方面出发,建立运营风险监测及防控体系/工具/平台,保障各项运营的正常开展。
结语
在日常的运营工作中,由于大家教育、从业背景的不同,对于运营的理解也各有千秋,但为了提升沟通效率,对语言体系进行对齐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布于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