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tougao@appcpx.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鸟哥笔记小羽毛(ngbjxym)
“每天进店300人,月底盘点发现60%是陌生面孔”——这组来自某三线城市烘焙店的数据,揭露了中小商家最隐秘的痛:用户来了又走,生意永远在从零开始。
当公域流量成本飙升3倍、平台抽成蚕食40%利润的今天,付费会员体系正在成为中小商家的“第二营业执照”。
社区水果店用598元年卡锁住70%家庭用户,复购率达到普通客群的3倍;一家县域火锅店通过储值会员沉淀300万现金流,在行业闭店潮中逆势扩张——会员经济的本质,是把流水变成资产,让过客成为股东。
会员体系通过积分、等级、权益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机制,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顾客的复购率和忠诚度,更是中小商家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许多中小商家不知道如何入手,更不知道如何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来整理和优化会员体系。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介绍一下会员体系:
如何用“权益钩子矩阵”让用户主动捆绑消费周期
怎样设计“沉没成本陷阱”提高3倍续费率
为什么说“会员定价不是算术题,而是行为设计题”
“当你的会员卡开始筛选用户时,商业的护城河才真正形成”—— 这不仅仅是一套运营工具,更是一场关乎生存模式的认知升级。
在私域经济的战场,会员体系本质是两套并行的货币系统:免费会员铸造流量硬币,付费会员发行资产票据。
免费会员体系:用户通过注册/消费自动获得身份(如瑞幸「铜星会员」),以积分、成长值等虚拟资本驱动基础复购,本质是「消费行为的记账本」。
付费会员体系:用户支付真金白银购买特权资格(如Costco年费会员),通过专属权益建立消费主权,本质上是「用户关系的对赌协议」。
二者的区别显著:
成本结构:免费会员依赖「边际成本趋零」的虚拟权益(积分、等级图标),付费会员需承担「高感知实物/服务」(山姆会员店的免费洗车、免费体检)。
用户粘性:免费会员用「温水煮青蛙」策略(累计1000积分换咖啡),付费会员靠「沉没成本绑架」(已付299年费,不多买就亏了)。某母婴店数据印证:付费会员月均到店4.2次,是免费会员的2.7倍。
数据价值:免费会员记录「消费轨迹」,付费会员暴露「消费决策逻辑」。前者知道用户买了什么,后者能预测用户下次为什么而买。
运营重心:免费会员做「行为矫正」(积分过期倒逼消费),付费会员玩「心理账户」(星巴克星礼卡让用户建立专属咖啡预算)。
“免费会员是流量入口,付费会员是资产沉淀”—— 当你的用户中付费会员占比突破15%,意味着私域开始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今天,咱们暂且把免费会员体系放在一边,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付费会员体系。
在深入探讨如何建立会员体系之前,让我们先勾勒出其全景图,以便对会员体系的设计和运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我会分为两个部分为你来介绍:会员体系设计的五步实操指南、会员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这个部分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通识类的认知,文章第三个部分,我会详细为大家讲解。
第一步:摸清家底——用户洞察与财务测算
目的:找到愿意为你付费的真爱粉
具体操作:
1. 用户分层:找出过去半年消费≥3次,且客单价≥200元的客户(用Excel筛选即可),给这些客户打标签:比如“周末囤货党”“养生达人”
2. 算清账目:预估会员费收入:假设发展500个会员,每人199元≈10万元。计算权益成本:会员专属折扣、免费服务等总成本控制在7万元内。
第二步:打造钩子——设计让人上瘾的权益
目的:让用户觉得“不办卡就亏大了”
具体操作:
1. 高频刚需:早餐店:每天首单会员价(锁定每日消费)
2. 高感知服务:母婴店:会员免费享受奶粉真伪检测
3. 成瘾性设计:水果店:会员每周三可1元抢购爆款(培养固定消费习惯)
第三步:定价心机——让用户觉得占便宜
目的:把价格变成“诱饵”
具体操作:
1. 锚定对比:原价299元/年,现价199元(但永远只显示“立省100元”)
2. 拆解价值: 199元=12杯免费咖啡+全年8折+专属配送”(实际成本仅80元)
3. 沉默利润:设置30%用户不会用完的权益(如季度SPA券过期作废)
第四步:数据筑基——用Excel也能做精准运营
目的:避免盲目发券亏钱
具体操作:
1. 基础三表:会员消费记录表(谁/何时/买了什么)、权益使用统计表(哪些权益被频繁使用)、 流失预警表(超过30天未消费会员名单)
2. 关键指标:会员月活率>40%算健康 、续费率<20%需立即调整权益
第五步:动态调优——每月一次会员体检
目的:让体系越滚越赚钱
具体操作:
1. 权益焕新:每季度淘汰使用率<10%的权益(如过期网红产品折扣)、新增季节性权益(如夏天会员免费加冰服务)
2. 唤醒沉睡用户:对60天未消费会员发送“卡内余额即将冻结”提醒 、 提供专属回流礼包(成本控制在5元内)
“会员体系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持续进化的印钞机——关键在于每月给机器上油。”
2会员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会员从初次接触品牌到成为忠实用户,甚至主动为品牌传播,会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这个周期可以细分为引流、留存、活跃、转化、裂变五个阶段,而从运营重点来看,又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
引流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把“流量”转化为“留量资产”。商家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如社交媒体推广、线下活动、广告投放等,将品牌信息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新用户专享福利,如新人优惠券、免费体验等,吸引用户注册成为会员,为会员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留存、活跃、转化阶段:用户成为会员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留下来并持续参与互动,进而产生消费转化才是关键,让会员身份成为“肌肉记忆”、让消费变成条件反射。
在留存方面,要通过定期的关怀,如节日问候、生日福利等,增强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可设置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像会员专属的线上问答、线下聚会等。
而转化环节,则需要借助个性化的推荐、限时折扣等手段,刺激会员进行消费,提高客单价与购买频次。
裂变阶段:当会员对品牌产生高度认可后,便会进入裂变阶段,让会员成为你的地推团队。
此时,商家要鼓励会员主动分享品牌,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新用户。可以设置推荐奖励机制,例如老会员成功推荐新会员,双方都能获得一定的奖励,如积分、优惠券等。
这种基于信任的传播,往往能带来高质量的新用户,进一步壮大会员群体。
通过对会员体系设计步骤的梳理,以及对会员生命周期运营各阶段重点工作的把握,我们便能勾勒出会员体系的全景图。
后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具体建立会员体系,同时以淘宝 88VIP 会员为例,剖析成功的会员体系背后的运营逻辑。
下面是本文的重点,在这个部分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会员体系如何设计。
模式选择本质是商业模式的取舍,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用户资产化路径。
直接购买型会员(门票模式)
定义:用户支付年费/月费获取会员资格(如Costco、山姆会员店)
适用场景:
高频消费行业(生鲜、日化)
高客单价领域(高端超市、知识付费)
储值型会员(资金池模式)
定义:用户预存资金获得会员身份及增值权益(如美容院、教培机构)
心机设计:
储值梯度:3000元享8折 vs 5000元享7折+免费服务
余额外溢:允许帮朋友付款(某火锅店储值卡带客率提升40%)
品牌联合会员(生态杠杆模式)
定义:跨行业品牌打包权益共同售卖(如淘宝88VIP、京东PLUS)
不同品牌或服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用户通过一张会员卡享受多个品牌的权益。
比如支付宝与优酷联合会员,用户成为支付宝会员,同时享有优酷视频平台的VIP观影权益。
在会员体系的建设中,权益设计是核心中的核心,它不仅是吸引用户加入会员的关键,更是制造非对称竞争壁垒、提升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设计出一套既吸引用户又符合品牌战略的会员权益呢?
我给你一个万能的公式:权益价值 = 高频痛点解决 × 情感绑定强度 × 身份优越感杠杆。
温馨提示:下面这些内容需要你反复观看,反复琢磨。
步骤一:挖用户痛点,构建「上瘾级」权益组合
在这一步,核心逻辑就是用20%高频刚需权益,撬动80%会员粘性。
成功的会员权益设计,始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会员权益设计的成败,取决于能否精准绑定用户的「生存级需求」。
这个步骤我们往下拆,还可以划分为三步:需求分层、痛点验证以及组合筛选。
一、需求分层:将用户需求拆解为三层金字塔
底层刚需(省钱/省时):分析订单数据中用户复购率最高的品类(如社区超市的免费配送)
中层情感(省心/专属服务):抓取客服咨询高频问题(如母婴店1对1育儿顾问)
高层特权(优越感/社交货币):通过用户访谈挖掘理想生活场景(如美妆店新品优先试用权)
二、痛点验证:避免「伪需求陷阱」
例如有的鲜花店推出会员免费插花课,但实际使用率仅3%,这就陷入了伪需求陷阱。用户核心需求是「收花的仪式感」而非技能学习。
三、组合筛选:用「需求强度×使用频率」矩阵筛选权益
高频刚需型权益(如餐饮每月8张5折券)必须占成本40%以上,低频高价值权益(如健身房联名泳池券)作补充。
在这里我再给你提供一个关键指标:确保用户每周至少触发1次会员权益(如书店每日免费咖啡),形成行为惯性。
步骤二:用「三明治结构」搭建权益组合
这一步的核心逻辑是基础权益锁习惯,再用情感权益绑心智,最后用特权权益造阶级。
一、基础层设计(40%成本):高频刚需“钩住”消费惯性
选品原则:覆盖用户每周至少使用1次的场景(如餐饮店每月8张5折券),优先选择复购率>50%的品类。
案例拆解:例如,书店可以推出“每日免费咖啡”。有书店利用这种方法,将会员到店率提升37%,带动图书销量增长21%。关键逻辑:用高频低成本的权益培养用户“路过必进店”的习惯。
二、黏着层设计(30%成本):情感连接制造“戒不掉”体验
专属仪式感:母婴店每月寄送手写育儿指南+宝宝成长相册,会员续费率提升45%;
养成式特权:咖啡店设置“消费满10次解锁隐藏拉花课”,用户为集勋章主动提升消费频次;
社交货币:美妆会员优先试用新品后,可领取“限量版小样套装”用于社交分享,带动自然流量增长63%。
三、溢价层设计(30%成本):阶级特权构建鄙视链
优先权:比如演唱会门票提前24小时抢购;
跨界权:比如健身房会员免费领取五星酒店泳池券,制造“平价消费,高端体验”的反差感;
决策权:比如邀请年度会员参与新品选品会,用“特权感”换用户忠诚度。
步骤三:动态调优,让权益「越用越上瘾」
最后一个步骤的核心逻辑是将会员体系变成「养成游戏」,通过数据驱动持续制造新鲜感与沉没成本。
会员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通过数据驱动持续调优,让权益“越用越上瘾”:
定价与权益AB测试:通过分组实验法找到最优定价和权益组合,激发用户的冲动消费。
设计“用不完的利润”:利用反人性规则制造沉没成本,如设置消费门槛才能兑换高端权益,到期前推送焦虑提示唤醒沉睡会员。
季度性迭代策略:根据权益使用率和用户动线不断优化权益组合,淘汰低效权益,扩展新场景。
说完了如何制定会员权益,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如何给会员定价?同样我也给你一套可以落地实操的方法:四步定价法。
第一步:算清成本生死线
最低定价 = (单客服务成本 × 年均使用次数) + 边际利润
第二步:搭建价格金字塔
第三步:植入“占便宜”钩子
对比价:永远划掉的虚高原价(如“原价999元”)
锚定价:行业竞品价格(如“XX平台年费598元”)
超值包:
买1年送3个月(实际成本仅增加5%)
加赠高感知低成本的实物(如定制礼品)
案例:宠物店推出“买年卡送价值299元智能碗”,实际成本29元,转化率提升55%
第四步:动态测试调价
价格敏感度测试法:
同一权益设置三档价格测试(如299/399/499元)
观测指标:点击率、转化率、客诉率三角平衡
付费会员的售卖与续费是会员体系运营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共同决定了会员体系的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一、收益可视化:把“省钱”变成一道数学题
用户永远不会为“模糊的优惠”买单,但会为“算得清的收益”疯狂。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展示:
价格锚点对比:在会员价旁标注原价/单次成本/竞品价三重对比(例:“单次健身100元 vs 会员单次16元”)。
动态累计提示:在用户每次消费后,自动弹出“已省XX元”提示(需设计实时计算系统)。
账单可视化:每月推送会员专属账单,拆分“消费金额”与“节省金额”两栏,标注“节省额可兑换XX商品”。核心公式:用户感知价值 = (原价-会员价)×使用次数 + 情感溢价
二、不回本退差:用“零风险”摧毁心理防线
害怕损失是人性弱点,用“保本承诺”转化犹豫用户。比如阶梯退差法:承诺“开通1年内节省金额未达会员费120%”,按差额比例退款(例:用户实际省80元,卡费100元,则退(120-80)/120=33%)
三、一单回本:设计“即时获得感”引爆点
让用户在首次消费时就产生“血赚”体感。
首单特权包:将会员费拆解为“首单立减券+长期权益”,例:199元会员卡含“100元无门槛券+全年9折”(实际成本控制在60元内)。
高频场景绑定:选择用户月均消费≥4次的品类,设置“会员价=成本价×150%”(例:咖啡店成本6元/杯,会员价9元,非会员价15元)。
四、额外加赠:低成本高感知的“惊喜杠杆”
赠品不是成本,而是购买理由。比如设计零成本但高价值感的权益,如“优先预约权”“专属客服通道”“生日定制礼”。也可以用闲置资源换取高标价赠品(例:与影院合作获得免费观影券,标价80元/张,实际成本5元)。
五、0元开通(首月低价):降低门槛的“成瘾陷阱”
用“先上车后补票”培养用户依赖。
比起需要先付费才能得到的会员权益香,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用预先付出代价。
我们可以采用“首月免费/超低价+连续包月/年”,或是“先用后付+省多少付多少(不回本退差的另一种形式)的方式,让用户在无任何负担的前提下享受权益。当用户习惯于权益带来的好处后,自然也就不愿意停止服务。 比如首月1元,次月自动续费39元(需提前告知但弱化提示)。
又或者是沉默成本绑定:首月赠送高价值权益(例:3张无门槛券),但次月需付费才能激活同类权益。
付费会员续费策略上,同样有很多需要值得注意的点。在这里,我给你一个核心公式:续费率=沉没成本+阶级焦虑+场景绑架。
一、沉默成本绑定法:让用户“不敢不续”
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人类对损失的恐惧远大于获得的快乐,用“即将消失的资产”倒逼续费。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资产可视化:
在会员中心置顶显示「累计节省金额」「未使用权益价值」(例:某咖啡店每月推送账单:“您已省228元,3张5折券待使用”)。
心机设计:将优惠券设置为“续费后才可激活”(例:某电商平台“续费即解锁200元待用券”)。
期限压迫机制:
等级积分清零警告:“连续续费3年可永久保留金卡身份”(某航空公司借此提升15%续费率)。
权益冻结提示:“断缴后已攒积分每月衰减10%”(某健身APP续费率提升23%)。
假如你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我给你三个案例:
某视频平台在用户会员到期前7天:
弹窗显示“您有12部收藏影片即将无法观看”
侧边栏标注“连续包年用户可保留片单”
二、特权阶级跃迁法:用“鄙视链”制造焦虑
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人愿意为“碾压他人的优越感”持续付费。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等级特权差设计:
将会员等级与“优先权”“稀缺资源”强绑定(例:某酒店集团钻石会员可提前48小时锁房,比金卡多24小时)。
在非会员界面展示“阶级差距”(例:购票页面默认置顶“会员专属席位”,非会员需手动筛选剩余座位)。
升级进度条操控:
设置“只差XX元升级”提示(例:某电商在支付页提示:“再消费83元可升铂金会员,享全年包邮”)。
动态降低升级门槛:对高价值用户悄悄调低升级消费额(某奢侈品平台借此提升28%客单价)。
比如:某游戏会员体系:
普通玩家:每日任务奖励10金币
白银会员:奖励50金币+专属皮肤
黄金会员:奖励100金币+皮肤+跳过广告权
三、场景化续费钩子:在“最上头”的时刻出手
底层逻辑:用户续费决策取决于情绪而非理性,需在最佳时机“捅刀”。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高潮体验截杀:
在用户享受完核心权益后,立刻弹出续费提示(例:某健身房在私教课结束后推送:“续费年卡加赠3节课程,仅限今日”)。
数据支撑:某SPA品牌在客户体验完高端护理后,当场续费率高达61%。
断崖式体验对比:
会员到期后保留基础功能,但制造强烈落差感(例:某网盘会员到期后:下载速度从10MB/s降至100KB/s)。
在关键节点设限(例:某工具软件会员到期后,导出文件自动添加水印)。
案例:网易云音乐APP的狠招:
用户歌单中30%歌曲变灰(仅会员可听)
播放时随机跳出“续费立即解锁全曲库”
断缴第3天推送:“您有17位好友仍在享受会员”
接下来这部分,我用88VIP会员的案例来进行全文的串讲。
一、权益设计:用“阿里全家桶”制造生态霸权
88VIP最狠的杀招,在于用高频刚需权益,绑架用户的全生活场景。
基础层(高频钩子):
全年天猫超市95折:覆盖柴米油盐等月均消费≥4次的品类,用户为“每月省28元奶粉钱”不得不保持活跃。
饿了么年度会员:锁定外卖场景(用户月均使用11.7次),制造“不开卡每单多花6元配送费”的损失焦虑。
黏着层(情感绑定):
优酷/网易云年度会员:满足追剧、听歌等娱乐需求,特别是《甄嬛传》《乡村爱情》等独播内容,让用户产生“断缴就剧荒”的戒断反应。
专属客服:会员投诉响应速度比普通用户快3倍,解决“快递丢件”“售后扯皮”等痛点,制造情感依赖。
溢价层(阶级特权):
万豪/迪士尼折扣:看似用不上,实则制造“精英身份”标签,用户晒卡时自动成为阿里生态代言人。
明星见面会名额:每年限量放出,激发粉丝群体为“0.01%中签率”持续付费。
二、定价心机:动态筛选“高净值人群”
88VIP的定价策略,堪称“大数据杀熟”的教科书级应用。
淘气值门槛:
淘气值<1000:888元/年(过滤低消费人群)
淘气值≥1000:88元/年(实际筛选出年均消费>10万的用户)
底层逻辑:用88元超低价制造“特权落差”,用户为维持“88元白菜价”资格,被迫持续消费保级。
沉没成本设计:
未使用权益折现:年底推送“您今年浪费了价值632元权益”,刺激用户次年“必须用回本”。
消费金额提示:每月1日推送“当前消费额超过98%用户”,诱发攀比性复购。
锚定效应爆破:
将会员权益拆解为“优酷198元+饿了么180元+网易云158元=总价值536元”,而88VIP仅需88元,制造“买会员倒赚448元”的错觉。
隐藏真相:实际阿里获取这些权益的边际成本低于50元。
三、续费黑招:用“数据暴力”锁死用户
88VIP的续费策略,本质是用算法预判用户流失节点,定点爆破。
沉默成本轰炸:
到期前30天开始推送:“您已累计节省5832元,即将失去省1.2万元的机会”(根据历史消费预测次年节省额)。
断缴后降级打击:取消免运费、专属客服等基础权益,用户发现“非会员买卷纸都要付6元运费”。
生态绑架术:
多平台权益断崖:优酷会员过期后,用户追《甄嬛传》看到第50集突然需要付费。
支付宝积分清零:88VIP身份关联芝麻信用分,断缴后部分信用特权失效,影响花呗额度。
阶级焦虑制造:
每月推送“会员消费排行榜”,标注“您本月消费额超过92%的会员”。
淘气值不足1000的用户界面显示:“再消费8230元即可解锁88元续费特权”。
效果验证:88VIP用户年均续费次数达2.4次(部分用户为保淘气值提前续费),沉默用户召回率比普通会员高3.8倍。
未来商业竞争,本质是会员体系的对决当价格战卷无可卷,会员体系正成为吞噬市场份额的终极武器。
亚马逊Prime会员年均消费1400美元,是非会员的2.8倍
山姆会员店会员续费率超90%,净利润是沃尔玛的3倍
淘宝88VIP用户贡献了平台35%的GMV,人均订单量是非会员的6倍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分享。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Powered by QINGMOB PTE. LTD. © 2010-2022 上海青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34055号-6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