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短暂暴涨,底层问题依旧未解。
文丨念云
从2014年横空出世,到2023年成功上市,再到如今市值较发行价跌去近八成,Keep一路的起伏经历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它曾在疫情红利的推动下迎来高速扩张,又在后疫情时代被动收缩裁员。表面上看,Keep凭借“运动科技第一股”光环获得了不少资本与市场关注,但从历年财报与最新的业务动向来看,盈利难题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如今,创始人王宁在面向全员的公开信中将未来十年的战略聚焦于“All in AI”,并提出了硬件生态、品牌深入多元场景以及全球化的多重业务布局。宏大的愿景背后,Keep的线上会员业务增长瓶颈、明星虚拟体育赛事下滑、线下体验店投入难见回报等问题也在冲击着公司财务健康。
01 盈利难题依旧难解
纵观Keep近两年来的财务数据,核心矛盾可以用“规模收窄、效率提升”来概括。自2023年港股上市后,Keep的股价在数月内大幅下挫,至2025年2月6日收盘价仅为6.28港元,比IPO发行价28.92港元折损了约78%。这背后固然有港股整体行情与投资者热情降温的因素,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Keep原本在疫情期间享受的流量和用户红利并不可持续,而其核心在线业务的会员增长又遭遇瓶颈,导致营收难以快速扩大。
根据财报,2023年底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降至2975.6万,较疫情阶段的巅峰时期显著回落,2024年上半年虽然略有回升至2966万,但整体波动幅度依然不容乐观。与此同时,Keep将大量“免费+付费”的内容逐步转为付费模式,以此提升每名活跃用户的平均每月收入。这个策略在短期内确实增加了一部分收入,但也使得用户对平台的黏性与忠诚度受到冲击。
另一个明显的症结是明星业务虚拟体育赛事陷入下滑。作为过去一度的“现金牛”,线上马拉松、主题跑步挑战等让不少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参与,获取奖牌。可随着市场降温与用户兴趣迁移,这项业务在2024年出现了收入萎缩。公司高层对于“是否继续大力投入做赛事”也发生分歧,部分负责人被更替,部门架构调整频繁。现实证明,仅靠“花式办赛”并不足以撑起Keep的长期增长需求。
为了减缓亏损,Keep从2023年就不断展开裁员和砍掉各类免费福利。尤其在2024年下半年,Keep又一次祭出10-15%幅度的精简,关停部分亏损或发展不明朗的业务线,比如市场、国际化以及一些线上板块等。短期来看,频繁裁员减低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营销费用和研发投入,毛利率因此从43%回升至46%,经调整净亏损在一定程度上收窄。但从长远角度看,项目团队被拆分、员工信心受挫,或将使Keep错失潜在创新机会。毕竟,单纯裁员无法带来业务的质变,一味地“内卷成本”只会不断消耗企业的元气。
在线上内容与会员营收方面,Keep尝试突破传统健身APP定位,转而加码硬件生态与消费品业务。智能手表Pilot 1的推出,意在与8.0版本APP打通数据,以连接室内和户外,丰富用户的运动生活。可穿戴设备领域竞争已极其激烈,Keep切入较晚,如何与已有玩家差异化竞争仍待观察。
同时,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虽有增长,但主力仍然是瑜伽垫、跳绳等中低端标品,既没有强消费黏性,也难以支撑高端溢价。随着宏观经济承压与更多品牌的激烈竞争,Keep想要依靠运动装备拉动业绩,恐怕还需更具爆发力的拳头产品与品牌势能。
02 All in AI背后的挑战
聚焦到Keep的未来,创始人王宁在“十载同行,向新而生”的全员信中明确了公司接下来的四大方向:All in AI、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更多运动场景的品牌渗透以及全球化。对于一家创立十年、至今仍在亏损边缘徘徊的运动科技企业来说,这些宏大布局能否真正落实,考验的不仅仅是资金与技术,更在于管理定力和对赛道趋势的精准把握。
先看“All in AI”。王宁认为,Keep过去十年的核心积累是运动数据,从此出发,未来要把用户的健身需求从“推荐”带到“生成”。换言之,AI生成与大模型要深度融入Keep的训练课程、设备应用乃至社区运营中,让用户得到更具个性化、实时纠正的互动体验。这无疑是个充满想象力的方向。毕竟,AI浪潮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重构机会,尤其在运动健康领域,通过算法和传感器收集数据、提供实时反馈,能够大幅降低用户学习门槛并优化训练效果。
但要真正“ALL in”,技术投入不可能是小数目。裁员或削减研发预算,只会造成与AI部署相背离的后果。更现实的挑战在于,市面上已经出现不少智能运动硬件品牌与“训练指导”类App,也在积极布局AI生态。Keep若想突围,需要在算法精度、课程内容以及数据应用上找到差异化卖点。过度依赖平台原有的海量数据,而忽视了用户体验与产品更新速度,则会让“ALL in AI”陷入口号大于行动的尴尬。
其次,Keep主打“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从新的智能手表到跑步机、动感单车等传统产品,企业意图构建一种生态闭环,让所有硬件在Keep的APP内实现无缝交互。看似美好,却暗藏几个痛点:
其一,硬件本身就需要持续的研发、供应链和售后投入,Keep在过去的智能跑步机等产品上已经历了质量管控与库存压力的考验。
其二,市场上智能穿戴和家庭健身器材品牌林立,资本和技术壁垒不高,拼多多或淘宝上同类产品泛滥,价格战难免导致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其三,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黏性和用户复购意愿,Keep很难形成真正的全产品闭环,硬件与软件无法完美协同,就像许多互联网企业进军硬件领域的尴尬收场一般。
第三,Keep品牌要进入更多运动场景,甚至让“东方化的运动版本”成为一大USP(独特卖点)。从市场需求看,后疫情时代的确出现了用户对太极、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方式兴趣逐渐上升的趋势,一些人愿意付费来学习更有地域或文化特色的内容。但这股潮流相对小众,即便能在短期内吸纳部分用户,也难以支撑Keep的营收高速扩张。除非能够像流行文化IP那样,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进行深度结合,打造可复制且规模化的产品生态,否则仅是零星的“品牌跨界”还不足以扭转整体的业绩下滑。
最后,全球化显然是个野心勃勃的目标。王宁希望借由Keep传播东方运动哲学与智慧,开拓全球市场。然而,Keep在国内尚未做到盈利,线下业务仍不稳定,线上会员模式更面临本土UGC平台的强势竞争,一旦放眼海外,遭遇的挑战只会更大。地域文化、法律法规、支付系统、物流成本、品牌认知……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口都足以吞噬利润。
总的来说,Keep要想在下一个十年内重塑增长路径,除了喊出“AI”口号,更需要在“怎么做、谁来做、资源怎么投入”上进行系统设计。从内部管理看,裁员与业务收缩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被充分评估;从对外竞争看,如何在大众认知与精细化服务上做到极致,是能否立足的关键。否则,宏大愿景也可能因内外双重掣肘而变成空谈。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