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慢?
上海的创业节奏比较慢,这跟上海创业者擅长的领域有关,也跟上海的创业氛围有关。
除了今年借壳“梅花伞”上市的游戏公司“游族网络”,上海已经有近3年没有互联网公司成功IPO了。
2011年上市的淘米,由于垂直在儿童在线娱乐领域,近几年最主要的输出产品是动画制品,更像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盛大陷入了私有化、退市、再重组并借壳上市的传闻中。
而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或是不断出现高市盈率的IPO事件,或是由BAT公司隆重推出微信这类重量级产品。如火如荼的阵势之下,中国最有国际范的繁华城市上海,在互联网行业的声音并不大。
离开IDG资本,建立新资金“云启创投”的毛丞宇认为,北京创业者的表现往往是这样的:在整个市场上升期的时候组建团队开始做产品,融资之后开足马力往前冲,接着是下一轮融资。富有激情和爆发力的团队甚至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出现,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走到末路,钱一烧尽,人才也会被迅速挖空并扩散到其他高速发展的企业当中。但是,一波浪潮中很可能会冲出一家大公司。
这种凌厉而疯狂的行事风格,对VC投来的资金大胆的充分利用,是谨慎的上海创业者不会去尝试的。这也意味着,最令人惊喜的IPO属于那些成立不久就迅速上市的奇才型公司,而它们恐怕不会来自上海。
上海不在这个疯狂的节奏上。或者说,上海根本不打算跟随这个节奏。
上海的节奏,又是什么?
慢
先来举一个有点“极端”的例子。
一个上海的老团队,2002年上线的博客大巴(BlogBus),2009年从VC手中赎回了股份,如今正在孵化一款社交类新产品。
这款产品已经被打磨了整整两年,经历了七个版本,CEO横戈毙掉了一个又一个设计小样,他的同事们也被耗得差点崩溃。
横戈的投资人以及做产品经理的朋友都建议他“唯快不破”,先上线再说。但是横戈决定,憋不出满意的版本就不会上线。
慢和行事风格有关。
上海盛产“慢”公司。其中的“慢”,并不是执行力不够,而是没有北京那种疯狂的节奏。它们习惯于沉默地向前走。
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媒体中心在北京而不是上海,这些公司并不会成为报道的焦点。在北京,创业公司一旦亮相,经过媒体的狂轰滥炸,很快就会在“IT观光团”(指由媒体人、产品经理和投资人组成的圈子)之中声名鹊起。
信息流在上海这里突然被阻隔,产品发布会少得可怜,连上海本地的公司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外界看来,上海的公司总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但如果你细查它的履历,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年轻。
大众点评是慢公司的代表案例,它曾经花费了大量扫街成本。沪江教育、格瓦拉等,也是在上海家喻户晓了好几年,全国人民才开始听说它们。
慢还和在做的事情有关。
很难将市场上最热的细分领域与上海的公司一一对标,而北京则是创新的风向标。可以看到,上海的公司并不是哪个领域热就做什么。
如果将上海的创业公司比作一盘棋,会发现,棋盘上布满了各类O2O公司,甚至遍及每一个垂直领域:电影票领域的格瓦拉,在线教育的沪江网校,房产行业的安居客,甚至包括已经倒闭但曾经名噪一时的维络城;年轻一些的如在线洗衣服务平台泰笛洗涤,送外卖的“饿了么”,P2P公司拍拍贷,酒店预订的今夜酒店特价,还有一连串专注于甜品、咖啡、生鲜、小区经济的O2O电商公司。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携程、大众点评也是垂直电商,产品中同样带有O2O的特点。
所谓O2O,也就是将线下的服务行业与线上进行融合,一手构建服务链条,另一手则需要经营与商家的关系。O2O公司要平衡商家和用户两端,整个链条复杂程度很高。
即使是由一群1985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创办的饿了么,也已经奋斗了6年时间(创办于2008年)。今年年中的消息是,它被做了11年苦活累活的大众点评以8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投资饿了么的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对创办饿了么的几位小兄弟说,外卖是O2O行业里面最重的形式。早期,饿了么的两位最早的创始人——张旭豪和康嘉每天骑着电瓶车穿梭在上海交通大学附近的餐饮店之间,很多商家都是因为被“骚扰”了20多次才开始与他们合作的,但此后保持了愉快的合作关系。
O2O最主要的工作是经营商业关系,这是个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不是Buyer或Sales模式的公司,我们走的是Server模式。”在饿了么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办公室,忙到没时间吃午饭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康嘉强调:团购是Buyer风格,只要拉到餐饮门店参与团购,做完一轮就能获得一轮的收益,Sales模式是卖出广告位就大功告成;饿了么则不同。他们自己研发了一套订餐CRM,除了外卖管理之外,还有餐饮门店需要的各种管理功能,并向自己的所有合作对象去推荐使用。饿了么的重点不是想方设法把餐饮门店拉过来,而是在餐饮门店来到饿了么的平台之后再考虑怎样去服务它们。
这套系统的推广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张旭豪一度向媒体强调,饿了么不敢将门店扩展得太快,因为合作是长期的事情,生怕自己难以顾及过来。毕竟,当年团购的浪潮席卷得太狠,消失得又太快。
往前追溯来看,大众点评也针对餐饮企业推出过CRM。再往前看,在酒店行业尚未完成数字化的早些年,携程也曾开发过一套酒店进销存管理系统推荐宾馆去安装使用。
这些公司的生意既面向商家,又面向消费者,而这是一些产品类公司如北京的陌陌、魔漫相机等无需考虑到的。
或者可以这样来概括:这些上海企业选择做一些苦活累活,因为它们所在的产业需要它们思考怎样经营好商业关系,以及如何才能在整个商业链条里处于一个不容易被替代的位置。
不得不慢
上海公司的慢,有时候不只是主动选择,也是被动接受。
世界越来越平,优秀的创业公司想要迅速发展、扩大规模,资金往往不是问题;但人力资源却会成为一个无底洞。毛丞宇说这个世道已经变了,上海公司即使在做O2O这样的产业也不要误以为自己不需要技术型人才,如今所有公司都会涉及到大数据、后台系统的强化,任何一点的欠缺都会成为短板。
上海仅有的几家“单品类”产品公司之中,移动社交产品“友加”过得不错,但创始人胡铸韬也会“抱怨”:做产品需要的营销、市场人才,在北京是最为集中的。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是产品经理,他们是产品的灵魂所在。但是全中国最强的产品经理,要么在腾讯这类积累有大量数据的大型平台工作,要么正在北京的创业公司中接受锻炼。
胡铸韬庆幸的是,他与另一位创始人邹岭身经百战,由于是连续创业,各自带了一些原来的老同事来做产品。但如果是在上海公开招聘产品经理,他并不太乐观。
上海的人才貌似严重匮乏。让人好奇的是,上海人都在做什么?
需要承认的一点是,上海的就业环境还不错。年轻人更倾向于去500强外企、央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工作,每天下班之后按时回家,像钟表部件一样运转。
无论对于上海土生土长的年轻人还是“海漂”,创业公司都是次要的选择。但是在北京,百度已经是可以吸引无数毕业生的大公司,没人在意它是家民营企业。
我们甚至有必要追溯一下历史。有人比喻,北京和上海就像硅谷和纽约。上海1843年开埠,之后大批引入外商,不变的主题是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再看“创业史”。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北京的中关村附近已经有不少软件开发公司,深圳则是硬件制造商,杭州是精明的浙商,而在上海,经贸业、金融业发达,一些与消费相关的公司相当密集,其中还有很多中国台湾甚至日本企业的大中华区总部。
上海最好的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都会输出很多金融与传媒行业人才,互联网技术人才数量却远不如北京。北京的高端人才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大学毕业之后到大型互联网公司任职几年,再进入一家稍小一些的创业公司进行强化训练,出来参与创业。人的因素对产业有很大的影响。技术人员与产品经理可以通过技术方面的“一招鲜”或发现一个痛点来做一款产品。而上海突出的地方则是消费与服务氛围。
还有一项关键的因素:政策限制。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康嘉说,在上海,受到监管的东西很多也很细,如果有人进行投诉,有关部门会立即过来询问。创业这件事对以前的体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先破坏再进行政策的弥补,还是破坏之前就预设种种情况进行监管?显然前者对创业公司更有利。
能不能快起来?
下一个有可能上市的上海公司是哪一家?很多人会想到大众点评。
但是如果要再往后排,似乎就很难了。
在SNS、电商、移动游戏等热门领域,上海都有入场者,却没有领跑者,也没有与资本最为配合、最终冲到顶峰的得益者。
从投资人的口中,我们听到他们对上海最为关注的两个互联网领域是:O2O与互联网金融。前者的发展是因为上海消费服务业的繁荣和正规,而后者则是因为金融之都的特点——金融领域人才非常多。
但中国最早成立的P2P平台拍拍贷CEO张俊说,有点“不巧”,互联网金融也是一个垂直服务业,与O2O一样也是慢行业,不仅快不起来,而且还是“剩者为王”。至今北京跑路的P2P企业有至少十几家,深圳也有超过十家,而上海据他所知只有一家,而且创始人还是一个到处注册公司的“职业跑路者”。所幸,上海公司喜欢把服务流程捏在自己手中,最后苦活累活反而形成了护城河。
有创业者分析,在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电商中概股上市之后,O2O将成为又一个热点,海外市场会更为期待中国的O2O模式。
大公司所带来的影响力能否起到助推的作用?携程与大众点评算是上海本地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代表。大众点评对饿了么进行了战略投资,携程则投资或收购了无数公司,有在线旅游的各个细枝末节上的代表公司,其中也有同程网这样的成熟入口。或许,它正在阻断任何被翻盘的可能性。
张涛是低调勤奋的代表,而重回携程的梁建章则是神一般的天才创业者。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且也都是海归,他们与对手的关系也值得研究。比大众点评年轻7岁的美团网是它的头号劲敌,而上海的携程遭遇的最大狙击者是来自北京的去哪儿。
在这个公平的市场上,资源和人才的重心还是北京。为了跑得更快,饿了么有独特的应对技巧:每两年都会派出核心团队中的一人常驻北京。2012年康嘉到北京管理当地团队,2014年春节后回到上海。饿了么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上海公司不能窝在上海,要感受北京的氛围,让自己变得更敏锐,而这个角色必须由团队核心甚至创始人去完成。
或许这种方法也值得借鉴。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