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销售去拜访客户,包里一定有厚厚的名片簿和笔记本。
现在,越来越多市场营销人员使用手机上的CRM软件来记录和更新**、项目进展、拜访记录...
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从90年代就开始在美国流行。现在,全球市场容量已经超过400亿美金(2019年),作为巨头的Salesforce.com 就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市场份额接近20%
Salesforce在中国被翻译成赛富时 ,听起来,乡土味十足。
但在美国确是相当的霸道。股票代码就叫CRM,公司标识是蓝白两色的云,仔细想想,其他云服务公司好像用☁️的形象都不合适了。(不得不说是品牌营销的一流高手)
Saleforce.com是云端软件模式(SaaS-软件即服务 )的开创者。他们改变了企业管理软件需要长时间开发、测试和上线的传统。
用户只需要在网页上输入用户名、密码就可以马上使用。收费是按年或月定期收取(比如50-100美金/每人/月)。真正实现了软件的“按需使用”,与传统软件动则百万级别的投入是商业模式上的重大变革。
从1999年成立至今,Salesforce.com的业绩更是十分亮眼。2004年在纽交所上市,截止2020年6月,市值超过1500个亿,20岁就与企业级(B2B)软件巨头SAP和Oracle平起平坐。SAP (47岁),市值1600亿;甲骨文(43岁) 1700亿。
(旧金山最高的这栋大楼就是salesforce总部,好像真的能摸到☁️)
在品牌营销上,Salesforce也极具天赋和革新精神。我们从战略定位、品牌公关、社群营销、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来看看。
和硅谷很多高科技创业公司不同,Salesforce的创立可谓是一帆风顺。没有大学辍学,也没有在车库里捣鼓硬件、没日没夜码程序,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起点很高。富二代出身,旧金山本地人。父亲是百货公司老板,祖父是BART的发明者(旧金山到硅谷的轻轨)。15岁就在家人的支持下创业开发游戏玩,卖得很好,每个月能挣1500美元。攒够了大学学费,还有闲钱买了辆车。(现在是有点油腻中年的模样。胖、发量稀疏、戴佛珠)
大学暑假回家找了苹果公司实习写代码,和偶像乔布斯打过照面,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还请教过乔帮主本人(此人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不是一般的高)。
毕业后,加入了甲骨文(Oracle),成了一名800热线电话接线生,从客服、销售岗位走上了职业发展道路。脑瓜子灵光,又善于抓住机会向上社交,深得CEO Larry Ellison的赏识。25岁那年就当上了甲骨文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可以说是年轻有为的打工皇帝了。(他不太低调的性格某种程度上也是得了Larry的真传)年少成功也苦恼,财富和成就得到的太容易,迷失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于是开始去印度,学冥想(估计因此也跟乔布斯有了共同语言)。
在贝尼奥夫的自传《云攻略》里,他提到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亚马逊是自己创立的。有趣的是,网上卖的不是书籍,而是自己做销售时候的“合同、报告、联系人...就在他日思夜想琢磨着梦想成真的那几年,甲骨文曾经的上司托马斯.西贝尔(Thomas Siebel) 研发的销售自动化软件Siebel被市场广泛接受。Siebel system 于1996年上市,1999年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快的公司。(后来被Oracle收购)这个软件不但能让销售人员对联系人进行跟踪、管理和查看,最关键的是便于公司统一管理**和管理业绩报表。好处显而易见,公司不用担心员工离职带走客户,还能够准确的计算销售的业绩,有效的管理与激励。很多企业主喜欢Siebel system 的软件,即便是60%的功能都用不上,也花大价钱来购买。Siebel的成功更是让他看到这个赛道有多广阔。每个公司都有销售,都需要管理好客户,每个客户又是由很多不同岗位的个人组成...互联网To C电商模式用在这个领域再合适不过。说干就干,于是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开始创业。1999年公司成立刚刚开始做产品原型(还没有产品),媒体就嗅到了变革的味道,《华尔街时报》抢先发布了《软件将变为在线服务,或引发行业变革》的文章。在种子用户测试阶段,Salesforce首次在巴黎欧洲技术展期间举办了媒体发布会,引起了《福布斯》《财富》等杂志的关注。2000年下半年,产品基本上成熟,Salesforce就召开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花了60万美元。这对初创公司来讲,算是大手笔了。从这个活动开始,贝尼奥夫正式向低效率传统软件宣战。并积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调的革新者,与公司的定位保持一致。硅谷很多创始人是技术极客出身,不喜欢面对媒体,更不喜欢抛头露面。但是贝尼奥夫认为CEO需要和公司融合为一体,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在大众面前曝光,参加各种活动,这样可以赢得声誉,宣传价值主张,是非常有效的品牌打造方式。著名的“no software" -终结软件,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作妖。当时这个Logo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大家认为逻辑不通,冒犯客户,到处树敌,招惹了传统软件巨头..但是营销天才贝尼奥夫认为,品牌应该注重差异化,就是要突出核心价值易用性、低风险、全新的模式。一不做二不休,甚至还制作极具煽动性的海报,把自己公司比作战斗机,挑战代表传统软件业的双翼机老东家。(Larry也没生气,毕竟自己也是Salesforce的股东,后来Oracle收购了Siebel system,大家就没那么和气了)除了外部的媒体投放和公关宣传外,贝尼奥夫对于公司内部宣传也极为重视。为了让公司上至总裁,下至前台都知道Salesforce是做什么的。制作了压模卡片,放在员工工牌上,这样员工时时刻刻都能记住公司是做什么的,得了什么奖,有哪些大客户,敌人是谁..内外部宣传都做了,却用户数量还是增长的不快。这就好像我们现在很多初创公司面临的困境一样,还缺一个引爆点。很快,机会就来了。2000年Salesforce在举办发布会的时候,当时的龙头老大Siebel正巧同一天在旧金山举办用户大会。贝尼奥夫灵机一动,雇用了一批抗议者来到现场门口,高举“no software"的标识,宣称传统软件已经过时..当然这些都是演员,包括当时出现在活动现场的记者。
这个举动吸引了参加会议的Siebel客户,有不少人还抱着好奇心参加了Salesforce晚上的活动。这个活动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大幅报道。两周内,Salesforce的注册用户增加了1000多个。后来,胆子就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明抢客户。比如在Siebel圣地亚哥客户会议期间,用双轮人力车接送参加活动的2000名参会者,并且送上免费的咖啡,杯子上写着“Salesforce将成为CRM的领导者“,接送的车上也会有Salesforce的宣传资料。
Siebel欧洲用户周也如法炮制。会议地点在戛纳,很多人需要乘飞机到尼斯,然后坐车过去。于是他们包下法国尼斯所有的出租车,车上印着“no software",免费接送Siebel的客户,从尼斯到戛纳参加会议的路上,抓紧介绍Salesforce..一而再的挑衅,甚至在报纸上含沙射影的投放广告,但是Siebel都没有回应。作为上市公司,如果和这种小公司一般计较,就相当于承认了Salesforce是竞争对手,拉低身价不说,还帮他们做二次宣传。但是这正好也给了Salesforce越来越多的机会,尝到甜头的Salesforce发现记者们就是喜欢挑战者,于是在对待记者的态度上,非常的热情甚至是很殷勤,贝尼奥夫自己也和全球著名的那些记者们成为好朋友,甚至把自己手机号大方告诉记者。这样,媒体的天平开始倾斜,Salesforce有了很多免费曝光的机会。不得不说,Salesforce太会利用公关的力量,用极少的成本做了大量的软文宣传,节省了品牌投入的费用。(因为文化风格不同,“碰瓷”或者“明抢”客户在国内可能不奏效,但是巧用媒体的力量值得学习)
Salesforce是第一家用To C的做法来做To B业务的公司。
之所以如此重视使用者,Salesforce认为自己按照用户数收钱的方式,和传统软件的采购模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传统软件的销售过程是企业的IT部门负责人或者CFO、CEO,所以采购的决策时间长,机制复杂。但是CRM软件实际上是给市场人员、销售人员,客服人员来用,他们是为公司挣钱的人,这群人在公司有很强的话语权。抓住他们,让他们去说服公司的买单人是一种很讨巧的方式。另外按月付费的形式相比投入巨资开发软件实在太有吸引力。
于是他们推出任何公司的前5名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salesforce的产品。一旦团队成员试用觉得不错,根据salesforce的定价计划,扩展用户数量很简单,花费并不高,公司也可以花钱购买更多的功能。(这种免费试用的模式在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稀奇,但居然萌芽于20年前)
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用户通过口碑可以成为Salesforce的销售力量,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裂变”。
通过提供培训和支持,还能够建立一支并不局限于salesforce.com 销售人员的虚拟销售团队,将其扩大至成千、上万、百万.. (2007年付费用户确实达到100万人)
2005年,Salesforce开发了App Exchange功能。在这里,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程序并将其销售给Salesforce用户。(据说这个主意是当年乔布斯给贝尼奥夫的建议之一)。
2008年,Salesforce还开推出了PaaS平台(force.com),开发者可以用新的方式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SaaS应用, 提供给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使用。
只有真正的面对终端用户,使用To C的营销方法才可以奏效。
打响知名度之后,也有了一定的用户数量,不能老想着碰瓷了,接下来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salesforce的产品。
那个年代,在每个城市做巡展演讲是最好的办法。一开始就起步不利,目标50人的市场活动,实际到场只有15人...
复盘后发现自说自话,讲自家产品多好多好的活动,客户不喜欢。于是每场活动的主题渐渐变成客户讲述产品体验。就这样,城市巡回活动慢慢成了爱好者聚会,活动的场地也从酒店会议室甚至转到了酒吧,形式从讲PPT到了鸡尾酒会...在2003年开始,salseforce举办了年度用户会议,Dreamforce大会,超过1000名用户参加,这个数字在过后的几年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5500+。而Salesface的全球用户社群Trailblazer (中文:开拓者)现在有230万用户,其中包括用户,合作伙伴,开发者等,大家通过这个平台分享专业知识,交流经验。在全世界各地,有700+个线上线下“开拓者”小社群,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Salesforce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并打造一个自己的用户社区,他们愿意尝试那些具有争议性的宣传活动。为了庆祝自己获得了10万用户,他们向外界发布了一份印有**照片的邀请函。上面写着“在通往觉悟启蒙的道路上是没有软件的” 。这一举动受到了外界的强烈批评,Benioff被迫为此事诚挚道歉。如果说这次铤而走险的打擦边球是为了博眼球,风险很大。但是当面对不可预料的危机时,处理不当可能会毁了一家公司。2005年,由于用户数量快速上升,系统访问量超出负荷,服务器宕机,网站无法登陆。这对于SaaS公司是致命的。
竞争对手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对客户推出了免费试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媒体,很快,Salesforce可靠性的问题就刷屏了。面对这种情况,管理团队犯了危机公关中最大的失误,隐瞒和保持沉默。他们的想法是尽快的找到问题,解决后再来向公众说明,实际上这被用户认为是逃避和不负责任。这一事件后salesforce的形象一落千丈,股价更是一路下跌。后来,公司通过让客户直观地看到Salesforce服务器的运行状况来获取信任。这当然是个非常大胆的举措,毕竟服务器一切运行的问题都暴露在公众面前,但是为了挽回客户,他们还是选择了完全透明和坦诚。随后还推出了 trust.salesforce.com网站,实时提供升级公告,运维状况,性能预警,接口可用性...并着重说明如何保护客户在云端的资料。别看贝尼奥夫是个高调、傲慢的人,但是一直对慈善是出自真心的热爱,这也让Salesforce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有了更多人的支持。广受外界称道的1-1-1慈善模式是将1%的公司财富,1%的员工时间,1%的产品捐给有需要的青年项目和组织。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700家公司采用了Salesforce倡导的这种模式。公司每年给员工7天的带薪“志愿日”,鼓励多做义工。据统计,公司3000名员工向社区捐赠的社会服务的时间超过了15万个小时,而海外85%的员工一直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随着社会影响力越来越高,员工的归属感非常强,Salesforce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雇主。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Salesforce在品牌营销上的成功之处:
1. 在进入市场之前,做了大量的分析,无论是市场容量、竞争分析、技术发展趋势等,选好赛道,并且深耕。在品牌定位上,强调差异性。我们现在看起来Salesforce的特点很明显,但是在当时,革新者面临极大的压力,稍有动摇就没有今天的成绩了。
2.贝尼奥夫是个品牌营销天才,碰瓷营销很多公司都在模仿,但仅仅是一次公关事件。Salesforce不是,碰瓷只是" no software" 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后续有媒体报道,还有各种活动,甚至这句话至今还在用 ...真正让事件营销被人记住,只靠一次媒体报道并不行。
3.B2B用B2C的营销方式,不能停留在表面,比如在国内B2B公司尝试用抖音做宣传,但是销售方式还是传统的的招投标,那么主管钱袋子的团队对于抖音的接受程度有多高呢?只有企业是真正的面对使用者的商业模式,才可能从营销上实现B2B2C。
4. 建立用户社区是互联网时代极为有效的获取反馈,促进互相交流的形式。社群要活跃,需要长远的规划,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当然,带来的回报也是极大,毕竟口碑是最好的传播途径。
5. 品牌公关是B2B行业最具杠杆作用的投入,适当的包装创始人的人设,定期与媒体沟通,可以快速打造品牌信任度。
6.B2B公司也有可能面临危机公关,处理的唯一原则是坦诚和真诚。
7.只有关注社会责任的公司才会走的长远,是公司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提升员工凝聚力的方式方法。
Salesforce.com的成功绝非偶然,深刻的市场的洞察,创新的精神,对产品的投入以及“品牌为王”的实践是成功的制胜之道。以上这些,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文章资料来源:
1.《The rise of Marc Benioff, the bombastic owner of Time Magazine who just became Salesforce's sole CEO, has an $8 billion fortune, and owns a 5-acre compound in Hawaii》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he-rise-of-salesforce-ceo-marc-benioff-2016-3
2.《云攻略》作者:马克.贝尼奥夫 卡莱尔·阿德勒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