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买点营销」,少走10年弯路
在街上买东西,你会被什么样的广告语或营销话术所吸引呢?本文作者从【买点营销】的角度,对营销的用户心理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买和卖,营销中最常见的行为,一体两面,就像力学中有作用力就一定会有反作用力,常被人们当做是同一件事。
因此在【卖点】已经在营销圈横行数十年的情况下,再提出【买点营销】更像是个伪命题。不过是把对象和语序做了调换,给卖点换了套新说辞,玩了个文字游戏罢了。
现实当真如此吗?
不妨先做个测试。
如果你是一名水果摊的小贩,要如何吆喝来招揽生意呢?
你是会喊“卖水果喽~”还是会喊“买水果喽~”呢?
乍一看两者根本没差?但是销售结果上却截然不同!不信?让我们来还原下消费者听到两种吆喝时的内心活动吧~
商贩A吆喝:卖水果喽~又大又甜,不好吃不要钱~
消费者内心:哦,原来这家是卖水果的(品质还可以)—括号内的信息可能直接忽略
商贩B吆喝:这位靓仔/靓女,买水果吧!又大又甜,不好吃我退你钱~
消费者内心:你在喊我?我要买水果了吗?有那么好吃吗?你能退我多少钱?
比较下来哪个商贩更容易卖货?无疑是商贩B。
因为从他开始吆喝“这位靓仔/靓女”的那一刻起,消费者思维意识就被唤醒了,紧接着大脑开始收集信息,商贩B的种种信息开始激活大脑的思考和欲望,最终做出决策。
反观商贩A的吆喝呢?除非消费者是专程购买水果目的而来,不然这种吆喝大概率会沦为消费者大脑潜意识里,嘈杂环境中的某个噪音罢了(知识点1鸡尾酒会效应)。毕竟市场里卖水果也好,卖水龙头也罢,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又与我何干呢?
借助这个情境模拟,无非是向你展示买点营销第一准则——只有传递到消费者耳边且能激发他思考意识的信息,才是更有效的推广信息。而对消费者来说,最能激发他意识的莫过于——这事对我有啥好处呢——消费者受益!
进展到这儿定会有人反驳,卖点不正是如此?卖点概念本就代表着商品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对消费者独特的利益承诺(USP)!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
没人想要一把四分之一英寸长的电锯,他们想要的是四分之一英寸的洞!
但问题是,时至今日仍固守着USP卖点法还够有效吗?
让我们再做一个情境测试吧。
如果你是一个学过营销的水果商贩,这次售卖的是来自赣南的、有[国家地理标志]的有机脐橙,你又准备怎样吆喝呢?
如果采用商品售卖的卖点思维,你会非常驾轻就熟地提炼出一个卖点USP,然后再把卖点转化成消费者容易接收的话术(吆喝)……这波操作应该是教科书级的标准流程了。
可惜,消费者会乖乖买账吗?兴许直到消费者付账走人后,你仍不知道这颗橙子他到底因为哪个理由而买的。
你可以把赣南、国家地理标志当做是产品的USP卖点,但是——
在高端社区的超市里,消费者看重的是“有机无公害”;当你在健身房旁售卖时,消费者看重的是“健康富含维他命C”;当你在景区山顶售卖时,消费者购买就因为它“生津止渴鲜美多汁”当你在驾校考场售卖时,可能消费者就是想买个“一定橙”的好彩头……看到自己辛苦培育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有机橙”竟然被消费者当成图个吉利的“锦鲤”购买时,不少市场人会大为震惊,亦或心中暗骂消费者不识货,看不出产品真正的好……
但你可否想过,消费者购买行为并没那么多理性跟复杂,他们就是单纯为”他们觉得值”的商品买单而已。这个现象就是买点第二准则——很多时候,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动机并不是商家主推的卖点。也就是说,就算商家卖了很多产品,但仍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消费者因何而买!
再说个真实案例,小马宋曾介绍过他服务的一款英国小皮儿童常温酸奶,最初宣传主打有机好食材、营养成分等等,但妈妈们对此反应一般。后来他们实地走访了某城线下商超的销冠后发现,这名销售员介绍商品时,提到“常温酸奶对宝宝肚子好,不会着凉”这一理由,就能说服很多妈妈购买。
可见一款产品最独特的卖点,未必就是消费者动心掏钱的买点。
那为什么卖点会时效呢?是营销策划们不够努力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这恰巧是在同一座商场(凯德Mall)的两家全国性餐饮连锁品牌的商家,他们一家主打“鱼水饺”,一家主打“虾水饺”,自身特点和优势都很明显,可以说是天生的冤家对手。
这里先不谈口味和品质,仅仅凭一块商场广告牌就能看出两家市场部在思维意识上的差距。很巧的是这两个商家的广告牌也挨在一起,都是在凯德Mall商场的后身,紧邻两座写字楼。
单看“鱼水饺”家的广告似乎没什么问题,诉求清晰,设计精美,整体风格也保持统一,还细心地在广告柱的两面放了两盘不同的主打水饺产品,算得上合格。
而“虾水饺”商家则直接打出了“今天午餐吃点啥?”“现包现煮/上餐快速”,在广告柱侧面才是他们品牌全国统一的视觉画面和“东北虾仁水饺代表”的定位描述。很多做餐饮总部的营销人都会觉得这家店自己主动把“虾仁”水饺的“核心卖点”弱化掉实在不该。
但多数中午路过的消费者会更容易选择谁呢?这家”弱化卖点、强化买点”的虾水饺商家最终胜出并不意外吧?
之所以说虾水饺是靠”买点营销”,答案就在前文陈述中—广告牌立在商场后身紧邻两座写字楼。这就意味着休息日逛街的消费者能路过这组广告牌的几率不大,反而更多经过的人都是每天中午从写字楼倾泻而出,急匆匆奔进商场吃午餐的白领们。
虽然”鱼水饺”五颜六色种类丰富,但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在工作午餐时必须要”尝尝青岛特色”。更多打工人在意的是,吃好点又别耽误上班,这才是真正的买点,从”中午吃点啥”到”上餐快速”也让消费者的意识产生了互动和决策。
我相信这家具备”买点”意识的鱼水饺商家,如果在正门还有另一块广告牌的话,一定会跟现在这版的”买点”不同。
反观鱼水饺的营销策划呢?大可以继续理直气壮地说,保持全国卖点统一、有助于品牌一致性的官方说辞,进而让一家家终端商铺在竞争中错失良机,叫苦不迭。
市场推广中的第一念头到底该整齐划一还是各自为战?其实引出了买点营销第三定律——卖点往往对应着产品思维,而买点背后则是场景下的消费者思维。
一般来说产品出厂后基本就是固定的,产品的特性固定意味着产品”卖点”也是固定的。
反观消费者,永远是动态多变的,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行为方式也是不断变化,因此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买点营销”就变得不断迭代,充满变化。
还记得东方甄选四袋大米的段子吗?
第一次进直播间的时候,董宇辉在卖大米,说你后来吃过很多菜,但是那些菜都没有味道,因为你每次吃菜的时候都得回答问题,都得迎来送往,都得小心翼翼,你不放松,你还是怀念回到家里头炒一盘土豆丝,炒一盘麻婆豆腐炒一个西红柿鸡蛋,那个饭吃的真让人舒服;
第二次进直播间的时候,他还在卖大米,说我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没办法好的东西就是想分享于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风六月的雨,譬如九月的天和十二月的雪,世间美好都想赠予于你,你对我的好就像这盛夏一样,就像我所用莎士比亚那句诗叫做“shall i compose it in the summer’s day”,“我是否可以将你比作夏日”,又买了一单;
第三次进直播间他还是在卖大米,说我没有带你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想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又买了一单;
第四次进东方甄选直播间他董宇辉还是在卖大米,他提到说他当老师的时候,对自己有职业要求,他希望每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清醒的、是振奋的、是心态良好的,不管他上一秒还在处理生活中怎么样的苟且和痛苦,他都希望自己西装革履的,那样的站在孩子面前,给孩子一种关于美的启迪,希望让孩子们通过他不怎么搭配的着装,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很重视你,也许是这种对于职业的敬畏感和热爱打动了人心,所以又买了大米。
虽然是段子,但不难看出董宇辉用了四种不同的买点来说服消费者购买。甚至消费者都不关心他售卖的五常大米跟其他家在产品功能上有啥不同。
把东北大米跟莎士比亚放在一起营销,可能是很多市场人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总结来说,一旦具备了”买点”思维,你就能够重新去思考每一次市场行为,小到节点促销,大到新品策略,甚至是企业的商业模式,买点思维都带来不少新启发。
我们都知道蜜雪冰城的市场策略一直属于价格杀手,所以每当品牌总部想推广全国活动时加盟商会常常陷入两难的窘境。
既想搭上总部的全国流量便车,又担心本就便宜的商品再参加个团购秒杀就卖多赔多……
本质上,这就是加盟商没有想明白自己的主流客群到底为什么买。
比如成熟的校区店,学生客群及其消费行为本就比较固定(每日零花钱能买什么都是算好的),这时候降价促销只会让原有老顾客薅了羊毛,很难带来新顾客或是保障更高频保本的复购行为。
所以校区店与其参与单品打折活动,不如去参加”520领情侣证”,或是”集满6杯送1杯”的活动。
同样,如果是商业街店,消费者就算是经常来逛街,也很难对连锁品牌的某一家电有高忠诚度可言(饮品店本就是满街可见),自然也不会对集点卡多感冒,他们更多是随机冲动消费,路过-被吸引-购买,一气呵成。
所以商业街店参与”第二杯半价”、”免费升杯”、”1元加珍珠”一类的促销活动,能更好带动销量,也能靠边际效应增加利润值(知识点2:成本边际效应)。
具备了买点思维,单独分析某一类店的营销决策对市场人来说应该都不难。难就难在,如果你是品牌总部的市场负责人,当你在制定全国性活动时,是否会主动考虑到面向不同的消费者群购买行为,来设定不同的活动套餐,既激发加盟商参与,又能确保加盟商能多赚钱呢?
所有企业对新品上市都是倍加期待的,希望市场部(定位和USP)能一击即中,产品(推广)一炮而红,继而(销售)一劳永逸……
这本是老板的美好愿望,但很多卖点营销思维下的市场人却把它当成了唯一的答案,觉得三板斧抡下去要是砸不出个声响,要么是是产品太垃圾,要么就是自己该卷铺盖走人。
事实上,成熟营销人应该意识到商品=产品+买点。产品推出市场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各类场景下找到消费者买点,使之达成购买,才算是真正的商品。
比如一种药品往往具备多重功效,营销人的使命不是找到一个最突出的功能,而是要找到一个利润更高的场景,推动消费者产生购买。
比如西地那非,起初是为治疗心脏病研发,但后期发现它对男性更有帮助,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商品名—伟哥;同时在户外运动族群圈层里,西地那非是每个登山爱好者行囊里必备药品,因为它能治疗高山病……而现在医药共识正努力证明西地那非还有治疗癌症的功效……
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购买理由和购买议价力也完全不同,药品如此,汽车等大总消费如此,快消品更是如此。
与之类似的是互联网效果广告和AB测试,在游戏行业,公司从来不会把自己的买点广告限定得一成不变,可以打怀旧情怀牌,可以是明星高呼是兄弟就来砍我,可以是挂机自动升级,可以是金币回收换钱……总之,消费者喜欢什么,我就提及投放什么,还要是某个点能促使消费者购买,那这个点就是游戏的核心点。
这个行为也验证了买点营销第四准则:”买点”的万变,是对消费者和市场动态的积极反馈。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作为营销负责人的你,敢在下一次新品上市时对老板说,不为产品限定卖点,而是不断寻求拓展市场业务的买点吗?
当你真正去观察和思考消费者的行为、场景和需求后,就会发现很多看起来相去甚远的模式在买点的契合下,组合起来异常和谐,还能创造出更多全新商业模式。
想想看,消费者对鞋子的买点会是什么?
除了穿着的轻便舒适外,鞋子其实还是消费者用来展示自我个性的载体介质,继续思考下去这种自我展现,可不仅仅是时尚而已。
TOMS Shoes就开创了全新商业模式,创始人布雷克·麦考斯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承诺“消费者每买一双鞋子,品牌就为全球贫困地区儿童捐一双鞋。”正是靠着这样一个创新的”买点”,TOMS Shoes引发大批好莱坞明星购买和街拍,除了穿着舒适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购买的是”可日常穿戴,容易被认出的公益爱心符号”。
购买一双舒适的还能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这简直不要太直观、太划算!
就这样,TOMS Shoes从06年至今,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累计为全球儿童送出70,000,000双鞋,成为著名休闲鞋履品牌。
与之类似,还有在抖音小红书上频频出圈的“联合国戒指”。很多年轻人为了获得这枚戒指,会持续性地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月捐款,这种捐助的主动性和愉悦感要比某十字的劝捐要高得多。
阐释完买点营销的特点和价值后,再来回答一个常见的疑问:放弃一成不变的卖点营销,采用不断变化的”买点营销”会让品牌丧失形象和认知的统一性吗?
很多营销人在接触买点后都会担忧,买点诉求不断变化,品牌形象就很难保障统一性了。这其实是个纸上谈兵的担忧。因为品牌是根植于消费者认知中的,而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又是通过多个渠道长期塑造形成的,在这期间甚至是不断变化的。
就像是一段关系中的二人会随着交往深入发现更多的”新认知”,因此品牌商应该要牢记的是,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必须找到品牌形象的框架边界,知道”哪些营销不能做”远比知道”哪些能做”更重要。
最后,希望每位营销人到此都可以放下手机认真思考,你的消费者到底为什么买?还有哪些买点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买!
知识点附录:
1.鸡尾酒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即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
2.成本边际效应:在经济学中,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带来的成本就称为边际成本。一般来说饮品店的边际成本一定要比获客成本更低。所以让到点用户买的多,纵使有一定折扣,也更为划算。
本文由 @刘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质思考:营销,通过日常经营达成销售需求
编辑导语:提到营销,你会想到什么呢?有人会想到4P理论,有人觉得营销就是花钱砸广告……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作者分享了他关于营销的思考,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提到营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第一反应是特劳特《定位》理论,有人会说是STP模型,市场定位、目标细分、市场细分等。
有人会想到Fab销售法则,通过产品属性、自己的优势,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点,去达成干销售目的,有人会想到pest模型分析,检验其外部宏观环境。
有人说4P理论,产品( Product)为核心,卖多少钱(价格 Price)?在哪里卖?(渠道 Place)用什么样的促销/推广(Promotion)方式。
有人说不对,现在都以用户为中心,4c时代应将产品视角转移到用户视角。从产品(Production)向顾客(Consumer)转变,从价格(Price)向成本(Cost)转变,从分销渠道(Place)向便利(Convenience)转变,从促销(Promotion)向沟通(Communication)转变。
还有人说,营销就是推广花钱砸广告,就是做品牌声量,就是做内容输出,做活动,做短视频等。
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理解范围,得出的答案大有不同。本篇,和你分享营销的思考,希望对消费品从业者有所启发。
营销,通过日常经营达成销售需求。
老样子,拆解关键词。
第一,日常经营;第二,销售;第三,需求。
在剖析关键词之前,我们先问下自己营销是一定要做的吗?如果要做,不同的品牌营销是否有标准化的落地方法呢?
同一品牌不同阶段,又是否有标准化营销方法?
日常经营,营销是贯穿产品研发、渠道搭建、终端销售的每个环节,动态长周期性,产品研发、定价、渠道建设、到促进销售都是日常经营范畴。
销售,不难理解,营销的销就对应销售。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最终能否存活的根基;
需求,是时刻去关注顾客想要什么?我有什么?怎么去传递和交付到到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
上面提到各种模型、方法论、理念、分析工具等等,都是战术上面多角度去阐述,营销怎么做。
通过战术层面的思考,我们可以提炼营销解释,通过围绕顾客偏好去构建顾客价值,打造差异化产品,塑造、并经营品牌并最终实现销售的过程。
然而,在做之前,需要思考为什么,正如张亮老师提到大运营的观点,也适合营销。做运营动作,做营销行为,无非就是两件事。
做投放,写文章,搞活动,做裂变……在做之前,我们需要想好目的和目标,否则执行过程中动作会不断的变形,最终会偏离原始动机。
拿电商促销为举例,有消费品牌成本15元,售价19.9包邮,算上各项成本,平台抽佣、员工工资、物流费用、产品损耗、投放支出等。
最终的结局是卖一单、亏一单、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当代亏本获取用户的常用手段, 想做规模就要这样。
真的是这样的吗?未必!
至少在亏本赚吆喝这件事情上,是畸形和错误的营销手段。
因为,他违背商业的基本逻辑,企业和项目要生存,良性的生存就必须在创造价值的情况下,获取对应的收益,同时拿出相对比例的预算做营销支出。
对于亏本,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决策,良性企业是难以出现。除非一开始就是抱着跑马圈地资本的玩法,那种另当别论,也不是正常营销谈论的范畴。
营销,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多高大上的事情,而是由细节组成的一件件朴素小事。而简单概括,营销就是满足别人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目的,完成双赢的结果。
还记得5年前可口可乐组织架构的调整吗?
首席增长官(CGO)取代以运行24年的CMO,相比营销,运营和增长似乎更受当下企业追捧。
传统Marketing营销,可能有范儿,更多是从宏观上研究产品市场渠道。而现在经营策略已经在发生变化,从产品经营时代,迭代到用户经营时代。
一切利于增长的小事,都是营销的过程。
比如,小马宋老师提到的100元预算,也可以完成有效的营销策略。
比如:街边餐饮小店,低成本营销方式很多,可能是门店门口放个跑马灯、变得更亮,让进店率得以提升;对菜单细节微调可降低用户决策阻力,菜品组合调整没准就拉动存量客单价……每次小改变,让经营变得更好的过程,就是营销。
营销,不只是概念,要到这目的深入到业务中。不是聚光灯下的闪耀、流量虹吸,而是围绕经销和销售打造的一切可落地的经营策略。
文案说,我写了10万+文章,转发收藏率增加;
设计说,我的传递很美消费者都在赞誉讨论;
活动说,激活30%沉睡用户,完播率提升100%;
用户增长说,我们本月新增用户环比增长100%等。职能岗位不同。
其实,都在为大运营的2个指标服务,第一,营收数据;第二,用户规模。
文章、视觉。活动本质目的是基于用户,最终要么短期、要么长期通过用户变现。
4P模型的深入思考,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看似简单的4大模块,实则需要深度思考,结合长期行动去验证。
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诞生,满足市场需求的细分。提到需求,离不开人群和场景,需求不是自己臆想,而是stp细分后得出的数据分析。
就像当下宠物市场规模增加,并不是凭自己的感觉疫情下、空巢青年变多,养宠物人群多,这种模糊的解释。需要通过权威的数据报告,得出具体增加多少,多维度、精确数据去支撑,这样的需求衍生的产品更具说服力。
价格,定价藏着学问太多,上面电商卖一单亏一单的案例,就是缺少定价上的思考。为抢占市场一味低价,结局很惨。
价值和价格,永远在用户间博弈波动,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供需决定价格,其实,还有太多因素。
同样一瓶水出现在不同场景,消费者心理价位预期不同。定价,需要应用多种思维模型。
比如:应用锚定效应让用户感觉占到便宜,而非产品本身便宜的廉价感;用户心理账户切中目标用户心理,降低决策;用损失厌恶心理保证用户的安全感,增加成交概率。
渠道,作为营销承上启下角色链接品牌和终端。
在当系信息便捷是的,互联网都在提去中间商、减少渠道冗余,渠道商的价值不只是品牌的搬运工,家乐福是大型的综合零售商,4S店就是则是汽车厂商的代理商,天猫京东等平台,其实是可变相理解为品牌的线上零售商。
促销,字面理解促进产品销售,也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营销模块,也可理解为推广、宣传。
促销的一些活动,都是基于用户展开,可以说帮你们卖产品的B端用户,可以是买你们产品的C端用户。上面提到的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动等都是围绕promotion而展开。
一切行为就一个目的,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营销者发出各种信息把信息传递到目标对象,影响用户的决策、行为等。
基于4P理论,还有很多全新的营销策略。
比如,可口可乐提出的OBPPC模型。
在什么场合(occasion)用什么品牌(Brand)用什么包装(package)用什么价格(Price)在何种渠道(Channel)开展销售。
比如,消费者行为分析的AISAS模型。
用户看到某个商品,引起注意(Attention),到激发兴趣(Interest),到搜索(Search)了解,到成交(Action),购买成功后再分享(Share),是用户决策的全过程。
对于营销人,可通过每个环节细微优化,最终用户规模和营收数据都会得以提升。每个细微环节优化,和上文小马宋老师提到的100元预算案例,对餐饮店完成有效的营销改变是异曲同工。做好一件件的小事,就是提升营销的过程。
营销模型,不计其数,掌握并应用,是需要长期思考和践行的过程。正如经典的4p理论,没有一套方法论能适用所有,更多的是方向标引导我们思考,尽量去做对的事儿。
毕竟,每个企业的处境、资源、外部环境、规模都大不相同,如果还经常臆想在各种思维模型的理论里,那是很危险的。做,持续去做;验证,通过可衡量的数据去验证;迭代,通过明天比今天更好的精进理念去迭代。
围绕用户增长、营收增长,这个两个大目标,去拆解属于自己当下的各种成果长期迭代的过程,是做好营销的必经之路。
郑火火,公众号:炏的黑匣子(zydsgj),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从事母婴消费品多年,致力于做一名懂用户的产品人。专注用户研究、行为分析、消费者心理分析。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系作者:
小庄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