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推广合作
联系“鸟哥笔记小乔”
【深度重磅】2015年互联网10大产品事件盘点
2015-12-16 10:57:37


又是一年即将收尾,也又到了回顾展望的时刻。 
每一年,都伴随着变化、发展、变革和死亡,这一年,一样有N多新产品出现,一样有N多旧产品死去,也一样有N多产品变得天翻地覆。 

这一年,合并不断,从滴滴快的到赶集58到携程去哪儿再到美团点评;这一年,尸横遍野,从e洗车到到考拉班车再到叮咚小区;这一年,又有无数新兴产品涌现,比如,AR、VR和人工智能似乎都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为一个更加关注“产品”的学习社区,我们精选了10个我们认为是这一年里最值得关注和评述的互联网产品事件,分享给你。
我们认为,“产品”本身是更具体的,也是更理性的和有规律可循的,这是我们更喜欢关注和谈论产品的原因。愿有更多人少谈些空洞的理想情怀和融资数字等,可以多一点踏踏实实的关注产品,研究产品。 

另,以下事件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事件1: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

2015年1月25日,微信朋友圈迎来了那个终于到来的时刻——朋友圈广告上线。这一举动,标志着微信全面迈进了一个产品的成熟期,开始了在商业变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但,相比起其广告系统产品本身,这一次微信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借助其已有的关系链、大数据和朋友圈原本的传播机制,微信把这一次广告系统上线的运营做得无比性感。 


借助于社交、关系圈层、身份地位等糅杂在一起的压力和话题性,几乎一夜之间,人们都发现了好像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自己在朋友圈刷到的是宝马,还是Vivo,还是可口可乐,还是其他……而无论是微信的广告系统本身,还是在微信投放了广告的品牌,都在这样的谈论中也跟着火遍了大江南北。经此一役,朋友圈广告全民皆知。 

当一类新产品上线之初,往往可以通过先做事件和话题,再发展业务的方式完成初始阶段的第一轮运营。微信此例,当是典范。 

事件2:创意摄影社交应用“足记”爆红

2015年3月,一个刷爆了朋友圈和几乎所有社交网络的现象级产品出现了,这就是足记。足记爆红的背后,有太多东西值得关注、总结和反思。

按照足记团队的说法,足记那个引发了爆炸性传播的产品功能——“大片模式”,是在2015年2月上线的,因为这个功能的上线,他们得到了包括“最美应用”等在内的一众媒体、大V们的推荐,再此后,事态走向失控,N多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微博晒“大片”,这样的态势又引发了更多媒体、大V们的跟进关注,这让足记一步步走上了风口浪尖,直到最后全民皆知。 


足记的这一波爆红,再一次证明了,有时候,当你在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炫逼格”和“晒自己”这样的类似单点上做出一些创新并把单点体验做得极致的时候,你是真的可以有可能纯粹凭借着产品本身和社会化媒体的病毒传播一炮而红的。 

但回过头来再看,足记的爆红,给予产品本身的伤害可能远大于价值。这从足记爆火过后留下的满世界的负面评价就可见一斑。 
一个产品,在其早期就突然拥有了面向大众用户和海量用户的机会,这往往并不是好事。那意味着你将失去大量打磨产品和修正错误的机会。

任何时候,当产品的核心价值能服务好的对象还只能是一小群特定用户的时候,千万要保护好这个产品,不要让它轻易被曝光在大众用户面前。这,或许是足记能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事件3:产品“Magic”及相应模式走红互联网创业圈

2015年3月,在号称是“创业者圣地”的硅谷YC孵化器,诞生了一个神奇的产品——Magic。

Magic是YC的一个团队用了一个周末的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一款产品。它的逻辑,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你把你想要的东西短信发给Magic(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剩下的所有事情它都会帮你搞定。


就是依靠着这么简单的模式,在诞生不到1个月之后,Magic就已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1200万美元A轮融资。

消息一出,顿时刺激到了国内的一众创业者和产品人。整个2015年,“Magic”模式开始在国内产品圈火了起来,如神猪助理、应应、如意如意、家事儿、Get、美位等等,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类似的产品,在国内已不下10款。

Magic模式爆火的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从产品层面看,Magic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可以响应用户任意个性化需求的私人助理,它以一个极简的界面和无数后端的人力服务+数据匹配,试图可以成为一个可堪比拟搜索引擎的用户入口。不同的是,搜索引擎承载的只能够是信息,而一款智能化的私人助理,可以承载的除了信息以外,还有服务。

它受到热捧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无穷想象空间,以及一个可以比拟GOOGLE的用户入口。

起初,人们因为懒得出门去购买商品,懒得在遇到问题时开口向其他人求助,于是,有了搜索引擎和电商。而现在,Magic模式无非是想要把人们搜索查找的这个过程,也要节省下来。

其实,Magic模式早已有先行者,例如,苹果的Siri。只是,站在当前看,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还远做不到可以响应用户的任意个性化需求的程度,因而,直接寄希望于依靠机器和算法就可以做好一款智能私人助理型的产品,一定是不现实的。因而,才有了依靠人力+机器算法共同服务用户的Magic模式。

而从商业和行业层面看,Magic模式的走红,也再一次证明了,在一个万众创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一个所谓“大而美”的产品机会,一旦现身且得到初步验证后,一定会引来无数人的疯狂跟进,进而演变为一场近身肉搏,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一定寥寥无几。回顾过去几年的互联网圈,从团购到打车,无不如此。

在Magic领域,之所以还没有出现当年类似团购那样的乱局和混战,唯一的原因,只不过是Magic模式还存在着某些待突破的难点,例如服务体验和匹配效率的提升,例如用户对其的认知和市场教育等等,这些难点和门槛,对于现在Magic模式的先行者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另外,说句有点儿题外话的感慨,我总觉得,做产品这个事,一味为了迎合市场和商业机会的导向去做产品,不若回归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初心。那样的状态,可能会让人更平静更顺畅。

事件4:付费一对一经验交谈平台“在行”上线

2015年3月,果壳网旗下产品“在行” 正式上线,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果壳所孵化出来的在互联网圈内最有声势和影响力的新产品。

如果要用最通俗的话解释在行是什么,或许可以描述为“滴滴约行家”——这是一款可以在你一对一线下付费约见各领域行家,就具体问题向他们讨教和交谈的产品。

以此为节点,在2015年,互联网圈内出现了一大批类“在行”的产品,就我自己所知,类似的产品,在2015年应该不下15款。

在互联网圈,果壳一直以有趣而又有调性而著称。总喜欢做点儿看起来新奇和脑洞大开的事儿,一向是他们的特征。
“在行”的上线,也不例外。


在行的有趣之处,在于在它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与其他有点儿名声和规模的O2O和“共享经济”类产品不同,在行并非只是在单一的以互联网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一种标准化的线下服务。恰恰相反,“与人交谈”这样的事情,体验是高度非标准化的。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我觉得在行在某些时候,提供给你的可能更像是一种有深度+有品质的社交体验,这让“在行”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社区。

当然,在行也有其面临的挑战。逻辑上讲,既然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新兴服务,那么在行除了要克服教育用户的难题(绝大部分用户是没有付费约见某个人请教问题这样的习惯的),还可能要克服业务批量增长的难题。他们正为此而努力。

据称,在行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线城市。同时,在行已经在开始内测“线上一对一咨询”服务。

事件5:豆瓣“豆邮更名私信”事件

2015年5月17日早上,豆瓣将其特有的用户通讯工具“豆邮”更名为“私信”。这几乎立刻引发了豆瓣用户的强烈抗议和反弹,一时间豆瓣上充斥着声讨、嘲讽、请愿声,用户纷纷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不满。


历经了整整两天几乎在互联网世界里铺天盖地的声讨和不满后,5月19日,豆瓣终于低头,豆瓣CEO阿北公开发表声明:“豆邮”被改回来了。


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对于产品而言,任何一个新版本发布或新功能上线时,遭遇用户的反弹和负面声音,总是正常的。尽管如此,如豆邮改私信这样上线后被用户骂得铺天盖地,甚至是引发了大规模用户请愿导致产品不得不迅速回滚的产品事件,还是并不常见。

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豆瓣的纠结——既要顾及那些眼看着活跃度越来越低,但对于豆瓣品牌有着强烈认知和忠诚度的老用户们,又必须要考虑更多的新用户们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乃至要考虑更多产品上新的可能性,这让豆瓣首尾难顾。很多年以来,这种纠结对于豆瓣,已是常态。

此外,这一事件背后可以让我们感慨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承载了大量用户情感和回忆的某个产品功能,是会在一个社区中演变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标签的。

对于豆瓣而言,“豆邮”这个功能,正是如此。对很多豆瓣用户而言,豆邮承载的东西,可能多到只有你经历过那些“已豆邮,莫辜负”的时代,你才能理解。


要知道,在一个社区中,这种浓厚的情感往往恰好是维系社区氛围的关键,所以每个成功社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标签。试图对文化标签进行改动所需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但随着社区的成长和环境的改变,变化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成熟型的产品,在涉及到文化符号的改变时,社区也许可以让用户更多的参与进来,一个拥有用户参与的改变,永远是比生硬的改变要来得更容易,也更有人情味的。

事件6:滴滴陆续上线顺风车、大巴、代驾等业务,并更名为“滴滴出行”

2015年,是滴滴真正奠定自己霸主地位的一年。

经历了2013年的摸索,2014年的血拼和整合之后,到了2015年,滴滴打车全面迈入了自己的成熟期。

在整个滴滴的发展历程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其以一个高频的切入点占得先机,之后再一点点去往下延伸自己的业务的稳健扎实的切入路径,以及其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超前的战略洞见。

从2012年上线以来,整个2013年,滴滴是在以自己整个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运营能力站稳脚跟和进入打车应用中的第一梯队,让用户初步认知和接受自己。

到了2014年,滴滴开启一场与竞争对手之间有些疯狂且是刺刀见红的厮杀,最后这场厮杀以滴滴的存留和逐次做大而告终。

而到了2015年,经历了这一切洗礼的滴滴,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们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新一代的互联网巨头型公司,开启了一系列业务,且凭借自己坚实的基础在各条线上把对手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在2015年初,经历过了跟Uber的正面对抗后,滴滴更显得成熟。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迄今为止,在顺风车领域滴滴已占据70%以上的份额;2015年7月15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线;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上线,至此,滴滴完成六大产品线布局。而到2015年年底,滴滴在互联网出租车出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已经形成垄断之势。


如今的滴滴,俨然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人“出行”相关需求的第一入口,它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而不管是P2P租车还是试驾又或是其他出行类业务,都要小心,因为看起来,滴滴进入这些领域,无非只是早晚而已。

事件7:领英中国发布职业社交APP“赤兔”

2015年6月23日,领英(LinkedIn)中国宣布,由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的职场社交App —“赤兔”上线。


领英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对此发表公开声明,称赤兔将是自己的最后一次All In。

“赤兔”这款产品的上线,更大的意义和看点在于,这差不多是一家全球性的海外巨头级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基于自己已有的核心业务,在中国本土推出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端产品。

且,据沈博阳称,对于赤兔这款产品,领英中国团队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在此之前,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落地,一向有几点饱受诟病:不接地气、慢、国内团队没有自主权、难以本土化。可以看出来,这一次,无论沈博阳还是领英,都是在做一次赌注和冒险。

此外,长期以来,在互联网圈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为何中国从未出现一个成功的本土化领英?以及为何领英在中国无法获得成功?

多年以来,无论是在PC时代还是在移动时代,试图模仿领英的人都很多,只是迄今为止,却无人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这一次,赤兔会不会有所不同?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事件8:直播APP“17”快速蹿红,然后遭到应用商店集体封杀

和菜头有言:性是网络第一生产力,无聊是网络第二生产力,免费是网络第三生产力。三力结合,基本上可以解释一切网络热点事件。
此论可谓经典。在2015年9月,“17”这款产品的爆红,完美的契合了这三点。

“17”是台湾艺人黄立成团队开发的一款主打在线直播功能的APP,王思聪对其有投资。

总结17的亮点和特别之处,大约有以下这么几点——
直播内容的丰富性。从娱乐圈四线明星在线聊行业八卦到办公室政治再到颜值不错的美女在线直播悲催情史,基本上你都可以在17当中看到;
对主播直接实行“按获得点赞数给予分成”的运营模式,借此大大调动了主播们的积极性,且无需经过审核、签约等复杂流程;
内容无边界,大量色情类等违规内容充斥其中。


借由以上几点,17在上线之后一路走高,直到爆红。2015年6月5日,17的IOS版上线;9月25日,17冲榜到App store中国免费榜第一位,同期刷爆朋友圈,成为2015年度继“足记”后又一款刷爆朋友圈的新兴产品。

但,短短几天后,9月29日,17即因为内容涉及色情、暴力等敏感内容,被国内所有应用商店下架。

从出现到爆红再到被封,17这款产品的身上,从来不缺少话题,从艺人团队开发,到国民老公王思聪投资,再到各类大尺度的“违规类视频直播”。


以目前的迹象看,至少在国内大陆,17可能会成为又一款流星式的产品,快速爆红后又匆匆消退。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实在太快,再过半年,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曾经还有过这么一款叫做“17”的产品爆红过?

只是,17爆红的背后某些契合了人性的地方,才是真正值得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的。

事件9:知乎上线新产品——读读日报

2015年9月24日,知乎宣布正式上线一款新的移动端内容消费产品——“读读日报”。读读日报,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知乎日报的3.0版本,也是知乎的一次新尝试。

在产品逻辑上,读读日报采取的是“人人都是主编”的 UGC 模式,赋予每一个普通用户创建自己的主题日报和筛选内容加入的权利,供其他用户关注阅读。

某种意义上,读读日报希望实现的,其实是一个“基于人为内容采集、关系和人格信任的今日头条”。其背后的逻辑,是:基于熟悉和信任度的内容推荐,是会比基于机器算法的内容推荐可以更有效、更有温度的。


相比于其产品,读读日报上线时的运营,甚至更引人侧目。知乎也再一次向用户们证明了,作为一个精英知识社区,他们的脑洞和策划能量从来都不弱。

他们用这一款名为“两个人,如何做一款排行榜前十的APP”的H5,刷爆了朋友圈,为读读日报的上线造足了势。

其实,某种意义上,把读读日报看作是一个更聚焦点儿的“长微博”,似乎也未尝不可。
知乎发展至今,作为国内目前几乎已经是影响力最大的内容型社区,似乎也来到了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关口。就目前所看得到的各种信息而言,“读读日报”是过去一年里,知乎动作最大的尝试。而这也是我们决定把它放进十大产品事件中的原因。

只是,就目前来看,读读日报还远没有到达可以“火起来”的那个预期。看起来,相较于“通过当好一个主编来获得关注”而言,“通过爆料八卦自己写作来获得关注”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仍然还是一种更直接和简单有效的方式。而当没有足够多的“主编”,又或者“主编”这一角色的存在价值感不够强的时候,读读日报这样的产品,就会显得有些尴尬。
读读日报的前景,似乎也跟知乎的商业化前景一样,并不明朗,任重道远。

事件10:支付宝改版,朋友圈&生活圈真假难辨

2015年10月15日,支付宝更新了其9.2版本。这次改版,连同其2015年7月上线“朋友”功能,被称为是“支付宝12年以来史上最大的一次改版变化”。

当然,这两次改版也很令人瞠目结舌。

按照官方说明,支付宝9.2更新主要上线的功能是3个强社交相关的功能,分别是生活圈、朋友间聊天时的阅后即焚和视频拍摄三个功能。


而这当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其几乎全盘照抄了微信的通讯录、聊天和朋友圈,甚至是,连产品界面都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要是要说创新的话,支付宝也还是有一些微信所没有的东西的,比如说,视频拍摄,弹幕,还有打赏……


这一系列让人眼光缭乱,同时又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新功能,顿时让新版支付宝成为了话题的中心,一时间,各大社区、新媒体上都开始谈论起新版支付宝起来,大家纷纷开始猜测:支付宝到底想干嘛?
甚至是在微信朋友圈,不管是吐槽还是惊讶还是赞许,新版支付宝也形成了刷屏之势。

毫无疑问,支付宝是在面临着微信所带来的压力的,甚至是,这种压力正在越来越大。
但也毫无疑问,作为用户,我们也几乎不可能把支付宝当作是一个社交或通讯应用来看待。

支付宝的核心属性仍然是支付和金融,而微信的核心属性仍然是社交和通讯,这样深刻的烙印,不是简单的一次改版就能改变得了的。
这样浅显的道理,我们能知道,支付宝的PM们不会不知道。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与其把新版支付宝的改版看作是一次产品和业务层面的变化,不若将其看作是一次PR事件,或许会更好。无论你赞也好,骂也好,对于支付宝而言,最重要的,其实是那种无时无刻都在被人讨论着的刷存在感式的效果。

产品,有时候或许也可以不只是功能,它还可以成为营销和PR的一部分。(全文完)

文章来源:三节课,由三节课作者整理而成。
运营那些事儿
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收藏
评分

综合评分:

我的评分
Xinstall 15天会员特权
Xinstall是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商,帮企业追踪渠道安装来源、裂变拉新统计、广告流量指导等,广泛应用于广告效果统计、APP地推与CPS/CPA归属统计等方面。
20羽毛
立即兑换
一书一课30天会员体验卡
领30天VIP会员,110+门职场大课,250+本精读好书免费学!助你提升职场力!
20羽毛
立即兑换
顺丰同城急送全国通用20元优惠券
顺丰同城急送是顺丰推出的平均1小时送全城的即时快送服务,专业安全,准时送达!
30羽毛
立即兑换
运营那些事儿
运营那些事儿
发表文章43455
确认要消耗 羽毛购买
【深度重磅】2015年互联网10大产品事件盘点吗?
考虑一下
很遗憾,羽毛不足
我知道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

我知道了
恭喜你~答对了
+5羽毛
下一次认真读哦
成功推荐给其他人
+ 10羽毛
评论成功且进入审核!审核通过后,您将获得10羽毛的奖励。分享本文章给好友阅读最高再得15羽毛~
(羽毛可至 "羽毛精选" 兑换礼品)
好友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