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
虽说视频号的目的不全是为了对抗“抖快”,但却免不了与在同一赛道的他们对比,而视频号与抖音、快手最大的差别,便是分发推荐模式。
抖音在国内的发展势如破竹,在国外也没有几个科技巨头能干得过TikTok的算法。字节打的,是陌生人社交,数据为王。快手老铁则向来是社交和算法的平衡好手,“土味文化” 形成了快手独特的半熟人社区。
而身上流着微信 “社交血脉” 的视频号,在出生便拥有 “抖快” 都不能企及的牢固熟人社交关系链,这恰恰是视频号崛起的最大优势。
目前视频号的推荐,基本上是基于社交关系来进行推荐分发。例如:
* 发现页中的小红点提醒,是 “好友点赞”、“好友在看的直播” 等;
* 进入视频号,默认打开的是“朋友”版块,而“朋友”也是处于顶部四大信息流的中间位置;
* 从朋友圈、聊天等途径看到的视频号动态,更是纯粹的社交推荐。
在最近曝光的视频号算法机制中显示,朋友点赞的“社交推荐”在算法中占比55%,而优质内容的“热门推荐”只占15%。
这就证明:充满微信特色的社交推荐分发,依然是视频号的优先级。
对创作者来说,社交推荐也更有利于账号涨粉引流。用户对某个视频号作品点赞后,系统会把这一视频作品推荐到他的社交圈,如果他的微信好友看到后也点了赞,那么这个视频作品会再推荐给此好友的社交圈……
这种社交裂变,某种意义上复制了公众号在朋友圈 “刷屏” 的传播路径,可以无限 “出圈”。
理论上来说,一条视频号不停地在各个圈层间传播,可以潜在触达的人群边际是无限的。
对运营者来说,首先要意识到,这是巨大的流量潜能。
站在运营实操角度,可以充分利用社交裂变进行冷启动。发布视频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是关键指标,这决定了你的作品能够获得多少曝光量。
很多创作者为了提升曝光量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找朋友互赞,加入“互赞群”,付费推广等等,折腾了半天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还有被系统降低权重的风险。
视频号能不能做起来,作为创作者,还是要回归其重要的流量和推荐算法。